國際奢華酒店品牌在中國現狀:從行業標桿到遭遇困境
近日,有消息稱原計劃于第四季度開業的三亞One&Only酒店于日前遭酒店管理方緊急撤牌。盡管在今年6月份的亞洲國際豪華旅游博覽會上,三亞One&Only酒店還對外宣傳了酒店,并不斷進行著開業的籌備工作,但最后One&Only酒店還是無緣入駐中國。像One&Only這樣的國際奢華酒店品牌還有很多,他們在中國可安好?
6月7日,萬豪酒店集團宣布旗下奢華酒店品牌麗思卡爾頓將進駐九寨溝,瑞吉的腳步則走向上海和長沙。同時,中國第一家寶格麗酒店預計今年第3季度在北京開業,六善酒店也已成為青城山腳下的一道風景……
中國酒店市場早已成為國際酒店品牌的必爭之地,但中國市場的供給增長過速、東西方文化融合和品牌管理落地等問題,讓身為天之驕子的國際奢華酒店品牌們也頗感頭痛。
首入中國成為行業標桿
經歷了2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經濟影響世界格局”從《經濟學人》的文章里逐漸變成現實。國際奢華酒店品牌自然也不會錯過這個潛力巨大的市場,20世紀90年代,他們開始在中國進行最初的摸索。
1991年,上海波特曼麗思卡爾頓酒店開業;1997年,瑞吉在中國的第一家酒店在北京建國門外的使館區開業迎賓,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小布什和奧巴馬都曾到訪這家酒店;2006年,北京王府井酒店換牌王府井半島酒店,半島酒店時隔半個世紀后重回大陸;2008年,一向選址在度假區的安縵來到中國,在頤和園旁開啟了全球第一家位于都市中心的安縵酒店。

頤和安縵酒店
對于中國城市來說,獲得國際奢華酒店品牌的青睞,是城市經濟發展的實力見證,也讓城市配套的住宿服務達到了國際最頂尖的水平。對于酒店業來說,這些國際奢華酒店讓我們看到了在五星級標準之上的,更高水平、更追求完美的服務品質,為中國酒店業豎起了更高的標桿。
奢華酒店的到來,無疑也提高了中國消費者對于國際酒店集團的認知。“對國際酒店集團來說,奢華酒店品牌的存在能夠提高其號召力,更好地占領消費者的心智。”浩華酒店管理顧問有限公司董事蔣海峰說,在消費者看來,能做奢華酒店的集團,也能做好高端和中端酒店,反之則不一定。奢華酒店代表了酒店品牌管理的最高水平。
此外,奢華酒店的進入,還帶給中國酒店人更好的學習機會。經營最好的酒店品牌,意味著集團會派出最好的酒店高級管理人才,甚至部分優秀的中層管理者來到中國。北京諾金酒店總經理王新在近日的公開演講中提到,諾金也曾向國際奢華酒店學習了很多先進的品牌建設和管理經驗。
但在這一階段,來自歐美的奢華酒店品牌面對中國市場還十分保守。它們懷著試探的心態,小心翼翼地在中國一線城市的黃金地段落子,生怕位置不夠搶眼,物業不夠奢華,影響了自己的品牌形象。對于二三線城市來說,國際酒店品牌還是個稀罕物種,奢華酒店更是可望而不可即。
迅速發展擴張之路問題重重
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消費需求的逐年升級,越來越多的國際奢華酒店品牌將中國作為重要市場,奢華酒店大量涌入。
2011年4月,錦江國際集團和久事公司聯合投資12億元,聘請希爾頓旗下華爾道夫進行管理的上海華爾道夫酒店開業,這是華爾道夫在美國本土外的第一家酒店。目前,四季、瑞吉、柏悅、文華東方、卓美亞、悅榕莊、安縵、六善等國際奢華酒店品牌均已布局中國市場。

三亞文華東方酒店
據了解,北京、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奢華酒店的數量早已超過兩位數。一家奢華酒店的品牌拓展人員稱,目前中國一線城市黃金地段幾乎已經沒有新的酒店物業可供開發。這樣的位置一旦有酒店物業尋求品牌托管,就會有幾家酒店品牌上門尋求合作,競爭十分激烈。
在這樣的情況下,國際奢華酒店品牌的觸角開始向二三線城市伸展。瑞吉在天津、成都、珠海、長沙、南京等城市先后開張,麗思卡爾頓進入成都、?,華爾道夫也將入駐成都。另一些品牌則瞄準中國高端度假市場,悅榕莊在中國的第一間酒店落地香格里拉。繼北京和杭州之后,安縵中國的第三家酒店在麗江開業,文華東方也在三亞開啟了度假型酒店,六善則在青城山腳下落地生根。

云南香格里拉悅榕莊酒店全景
早期的國際酒店集團為了保證投資者利益,不惜撤銷個別門店以保證供求平衡。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奢華品牌的進駐需要非常嚴格的前期調研。但隨著中國市場的不斷開放和國際酒店集團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一些國際奢華酒店品牌進一步加速了在中國市場的擴張,這樣的擴張很容易導致品牌整體管理水平有所下降,人才培養速度跟不上品牌擴張速度,最后導致奢華酒店的服務水平也相應下滑。
蔣海峰認為,國際奢華品牌在中國的管理和服務質量確實不如國外,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缺乏真正能做奢華層次酒店的管理團隊和服務人員。
酒店管理公司和中國業主的心態,也影響了國內奢華酒店的品質和發展。“奢華品牌在中國出現的管理服務質量問題,管理公司和業主的責任要對半分。”希爾頓酒店集團大中華區及蒙古設計與項目總監何萍說,一些奢華酒店品牌在中國擴張,管理公司為了多開、快開酒店就降低標準,向業主的低價中標妥協;而業主方則存在急功近利,只追求表面發展的問題。
業內人士稱,很多業主方涉足酒店產業時并不重視運營問題,而是出于方便向政府拿地、拉動周邊房地產的議價空間和減免稅收等目的。業主只要求國際品牌足夠“高端奢華”卻并不做充分的市場調研,甚至開出各種優惠條件吸引國外奢華酒店品牌入駐。
在國際酒店管理方與業主的雙向推動下,中國的奢華酒店市場供給量迅速增長。與此相對的是,近幾年大眾消費水平雖然在不斷提高,但奢侈品消費卻并沒有延續樂觀態勢,此前商業地產服務及投資機構世邦魏理仕發布的報告《How Global is the Business of Retail》顯示,中國城市在2014年以來對奢侈品新品牌的吸引力繼續下降。
業內人士指出,這些一晚動輒數千元的奢華酒店,定位本身就是高端小眾人群,這部分人群的消費能力是否足夠消化數十家奢華酒店的供給尚未可知,但房價也許能說明一些問題。根據萬豪酒店集團2017年第一季度的財報顯示,麗思卡爾頓全球平均房價在394.67美元,約合2683元人民幣。而中國酒店市場上,在6月的酒店消費旺季,攜程網上海波特曼麗思卡爾頓酒店的普通房型價格僅1122元。成都富力麗思卡爾頓價格1200多元,廣州富力麗思卡爾頓酒店房價不到1400元,均遠低于全球平均價格。

上海波特曼麗思卡爾頓酒店舉行婚宴策劃展
相比之下,二線城市的奢華酒店可能面臨更加嚴峻的收益問題。5月底,金融街對外出售子公司金融街津門(天津)置業100%的股權,而后者的核心資產為天津瑞吉金融街酒店及部分商業用房、地下車庫和遠洋廣場辦公用房等。天津瑞吉酒店坐落在金融街標志建筑“津門”,身處如此黃金地段卻連續多年虧損。數據顯示,津門置業2016年營收7074.28萬元,營業利潤卻虧損高達4326.22萬元,凈利潤虧損4337.91萬元,今年一季度凈利潤虧損715.29萬元。

天津瑞吉酒店
天津瑞吉的數據只是一個縮影,重慶、鄭州、寧波、南京等二線城市的地標級酒店收益也未達到預期,這為即將走入二線城市的奢華酒店品牌敲響了警鐘。
投資火熱遭遇盈利困境
雖然國際奢華酒店品牌都爭相進入中國,但不是所有奢華酒店進入中國市場都順風順水。
卓美亞酒店集團以旗下著名的迪拜帆船酒店而著稱。2009年至2014年卓美亞在中國連續簽約的8家酒店中,如今已開業的酒店僅有上海一家,計劃2013年開業的三亞清水灣項目延期5年至2018年開業,計劃2014年開業的卓美亞千島湖六合度假酒店簽約之后也再無消息。
清水灣當地政府工作人員曾向媒體表示,海南禁止沿海開發單純住宅項目后,地方政府要求開發商建住宅時必須有酒店配套。但實際情況是,當地大部分五星級酒店入住情況都不理想,全年平均入住率達不到30%。這樣的入住率根本無法滿足酒店盈利。因此,業主與酒店簽約拿地后,也不再有動力繼續推進酒店項目落地。
奢華酒店中,上海瑞吉紅塔酒店在2012年換牌為上海紅塔豪華精選酒店。品牌更新往往意味著舊品牌對酒店經營的貢獻不能令業主滿意。尚未開張的酒店被業主延期,已經開業的酒店業績和盈利無法令人滿意,酒店品牌方和業主矛盾日益凸顯。
業主對一家奢華酒店的投資可能高達數十億元,除了進口的設備,還要高價買入一些藝術品以彰顯酒店的品味,員工的薪水、建設和折舊成本等都由業主方承擔。但業主方對于酒店管理卻沒有控制權。
在成本控制上,管理方希望酒店能夠更符合品牌的奢華定位而增加大量投入,但業主對于這些投入并不一定買賬,他們更希望管好自己的錢袋子。在酒店銷售上,在入住率下降的壓力之下,原本定價2000元乃至更高的奢華酒店,以幾百元每間夜的價格被賤賣,這種低價促銷的方式,也讓業主感覺很“不爽”。
但管理方也有自己的立場,一位奢華酒店的管理人員表示,國際酒店集團都有自己的會員體系,這些客戶對酒店很重要,因此會針對會員做一些優惠活動,但業主對此常常不愿支持。此外,外籍高管不了解中國市場的風土人情,也是國際奢華酒店的通病。他們制定的營銷策略難以打動中國客群,溝通方式得不到大客戶的認可等問題,也常常遭到業主們詬病。
然而即便面對種種困境,2017年,中國仍有一大波奢華酒店即將開業,這些國際酒店品牌們要么已經在中國拓展市場,要么正在趕來中國的路上。
大陸首家阿麗拉酒店去年落戶安吉,杭州、烏鎮、陽朔等地的新酒店也在籌建中;萬豪宣布未來亞太區奢華酒店數量要翻一番,其中又有不少選址中國;卓美亞的8家酒店計劃還有7家正在努力落地;安縵也加緊步伐在上海、大理和瀾滄布局……中國的奢華酒店版圖上,越來越多的國際品牌酒店想要落足。
或許酒店管理公司與業主的矛盾,隨著國際品牌對中國市場逐步加深了解、國內業主擁有更多與國際品牌的合作經驗、本土酒店人才逐漸成長之后,會得到一定緩解。但對大量進入中國市場的奢華酒店來說,謹慎選址,解決盈利問題,才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