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篷酒店”也能住出五星級的感覺?Collective Retreats 要打造住客新體驗
Collective Retreats 是一家非常特殊的酒店業初創公司。與傳統酒店不同,Collective Retreats 并沒有高大輝煌的奢華酒店,所有的游客都會居住在 Collective Retreats 搭建的帳篷之中。
Collective Retreats 的創始人是經在 Starwood Hotels & Resorts(喜達屋酒店集團)工作了超過10年的 Peter Mack,他目前擔任公司的CEO。Mack 在科羅拉多州的 Vail 建立了首個營地,其中設有四座奢華帳篷。雖然從外面看,這些都只是普通的帳篷,但是內部設施卻一應俱全,家具和裝飾都和奢華酒店無異,此外還包括了Wifi,浴室,餐飲,家政和水療按摩等配套服務。
“就居住體驗來說,我們和五星級酒店并沒有什么區別。”Mack表示:“但是通過帳篷這種形式,我們可以為游客提供更加本地化,更加真實的旅游體驗,從這方面來看,我們更像是Airbnb。”
除了 Vail以外,Collective Retreats 還拓展到了蒙大拿州的 Yellowstone。公司的每處營地的帳篷數量在10到20間左右。公司接下來的目標城市還包括:加利福尼亞的Sonoma,紐約的Hudson Valley和德克薩斯州的 Hill Country 等。住進這些帳篷的費用并不便宜,每晚價格達到 500美元。Mack表示,未來還將加入書屋和拖車住宅等其他特殊的住宿方式。
Collective Retreats 的投資人中,有很多都是酒店行業的大咖,其中包括:Hotel Tonight 的創始人兼CEO Sam Shank,onefinestay 的聯合創始人兼CEO Evan Frank 和 Altimeter Capital 的創始人兼CEO Brad Gerstner 等。根據2016年4月向證監會提交的文件顯示,當時Collective Retreats 的融資金額為56萬美元,而融資目標是250萬美元。一位公司的發言人此前證實,Collective Retreats 已經達成了這一融資目標。
“我認識 Peter和 Collective Retreats的另一位聯合創始人Cristina Devito 已經好幾年了。”Frank說 道:“他們都是非常出色的企業家,所以我很高興能夠支持他們創立的公司。我相信他們的業務會迎來爆發式的增長。”
波士頓大學研究酒店營銷的助理教授 Makarand Mody 表示,Collective Retreats 的這種模式非常具有潛力。“他們以豪華露營為基礎,在其中加入了了他們自己的特點,通過本土化,社群,真實性和自然環境等因素來吸引現代旅行者。” Mody表示:“不過雖然這一模式初看起來非常具有吸引力,但是想要實現長期和可持續的發展,依然需要面臨許多挑戰。”

新的酒店模式
許多酒店行業的大集團,比如Marriott(萬豪集團)和Hilton(希爾頓集團)近年來都開始減少旗下資產的總量,很多時候都只負責酒店的管理,并不收購酒店資產。Mack表示,雖然方式不同,但是 Collective Retreats 的策略其實和這些大集團非常相近。
Collective Retreats 擁有的只是帳篷和帳篷內的家具等,并不擁有他們營地所在之處的土地或是資產,而是通過租用的方式來獲得使用權。因此資產規模很小,商業模式更加靈活,同時可以節約更多的成本,將資金投入到改善居住體驗方面。
不過,Collective Retreats 并不是唯一提供類似服務的酒店公司。很多度假村在許多年之前便已經開始提供奢華露營等服務,其中不乏萬豪集團這樣的大型酒店集團。
關于Collective Retreats的商業模式,Mack 表示,他希望保持目前以直接預訂為主,依靠口碑傳播知名度的方式,并認為這一模式可以長期持續下去。Mack 說道:“我們的資產以帳篷和家具為主,可以方便的移動。根據需求調整客房的數量,因此無需面對房間租不出去的情況。這讓我們可以長期使用直接預訂的模式。”
Frank 也認同Mack 的這一觀點,他表示:“通過游客居住之后在社交媒體上的分享等方式,Collective Retreats 的口碑可以在消費者之間迅速傳播,他們也非常重視與客戶之間的溝通。”
但是Mody 認為,Collective Retreats 應該考慮更加多樣化的分銷模式。“除了直接預定和口碑以外,他們應該探索線上平臺之類的其他模式。對于規模較小的公司來說,只靠口口相傳是可以的,但是想要擴張大更大的規模,就必須找到更多的分銷渠道和宣傳模式。”
“雖然 Collective Retreats 沒有土地之類的大型資產帶來的負擔,但是帳篷以及其他相關的服務依然需要投資。” Mody表示:“拓展到新市場,以及日常的運營成本都會對公司造成經濟壓力,因此每少租出一個帳篷,依然意味著收入的減少,并對公司的利潤造成影響。”
特殊的忠誠計劃
Mody 還提到,Collective Retreats 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如何實現可持續的發展。“他們需要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如何保證游客會想要再次來居住他們的帳篷。”Mody 表示:“這種體驗性的居住方式,很多人都只會選擇一次,之后便會轉向其他的新體驗。因此在發展到一定規模之后,客戶群體的增長便可能遇到瓶頸。”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Collective Retreats 推出了自己獨特的忠誠計劃。與傳統酒店“贏得積分”的忠誠計劃模式不同,Collective Retreats 的忠誠計劃會為會員提供各種個人化的商品,比如當地的特色商品等,幫助每位游客獲得自己獨特的旅游體驗。

另一與傳統忠誠計劃不同的地方在于,Collective Retreats 的忠誠計劃并沒有會員編號,而是為每一位游客提供了特別的“Travelers’ mark” 作為區分。通過回答一系列關于性格和旅游偏好的問卷,每個會員都會獲得一個屬于自己的Travelers’ mark。
“個人化是他們忠誠計劃的核心,也是客戶體驗的重要組成部分。” Mody表示:“通過讓每個游客擁有不同的個人化的旅游體驗,Collective Retreats 可以推動會員們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的旅游體驗,同時讓他們有動力重復居住,因為每一次的體驗都會有所不同。這看上去很簡單,但是很有效,也比傳統的贏取積分模式更有趣。”
成功的關鍵
Mody 認為,Collective Retreats 能夠發展到什么地步,取決于他們能夠建立起一個什么樣規模的客戶群體。目前,各大酒店集團都并沒有將 Collective Retreats 當成競爭對手,因此他們面臨的競爭壓力相對較小,但是想要打造一個大規模的客戶群體并非易事。
“因為Collective Retreats 走的是高端路線,所以他們的客戶群體規模會受到天然的限制。雖然高端旅游市場確實在增長,但是增速可能難以保證他們能夠建立一個不斷增長的忠實客戶群體。”Mody表示:“關鍵的問題在于,Collective Retreats 和普通的豪華露營之間是否存在足夠的區分度,讓他們可以吸引到更多的注意力。”
Mody 表示,隨著Collective Retreats 的發展,他們需要在未來更加注重營銷。“在進行營銷時,必須注意市場的需求和整體環境的變化,而不是只是關注自身。”他說道:“要專注于產品的本質,不能將過多的注意力投入到一時的熱潮中。”
Mack 認為,目前旅游市場對于體驗型旅游的需求正在不斷增加,這一趨勢在高端旅游領域尤其明顯。這也是Mack 認為Collective Retreats 未來發展前景十分光明的原因。“豪華露營的興起并不只是一時的潮流。”Mack表示:“游客想要和當地的社群,居民產生真正的聯系,在這方面,我們擁有傳統酒店無法比擬的優勢。”
Frank 表示:“根據我在經營 onefinestay 時的經驗,高端旅游領域對于這些特別的住宿方式的需求非常大,Collective Retreats 可以滿足那些想要回歸自然,但是同時也希望能夠擁有奢華住宿體驗的游客的需求。”